
我省防雷避險形勢不容樂觀
字號:T
|T
作者:[貴州科比特防雷產品部]
人氣:
發表時間:2019/1/5 16:47:57
陜西是雷電高發省份,每年都會發生因雷擊而造成的人身傷亡事故和設備損毀。省防雷中心專家杜建忠告訴記者,每年七八月是我省雷電高發期。如今隨著極端天氣增多,雷電災害已成為僅次于暴雨洪澇、氣象地質災害的第三大氣象災害。
雷電發生較去年增多想必人們對電閃雷鳴的那一瞬間都印象深刻。就在這一瞬間,雷電可產生強大的電流和高電壓。危害最大的落地雷電壓可高達數千萬
伏,電流1-10萬安培,閃電溫度高達萬度以上,在雷擊點產生的熱能足以熔化直徑4—6毫米的鋼球、擊穿厚度小于4毫米的鋼板。巨型閃
電前方的沖擊波,相當于每平方厘米面積上承受70公斤的壓力。
據省防雷中心提供的數據,去年我省有86個雷暴日,共發生閃電13.5萬多次,與前年相比明顯偏多。雷電密集區主要分布在陜北南部、渭北和陜南南部,其中渭南北部、延安、漢中、商洛東部和安康南部為雷電高發區。西安發生閃電4946次,是2009年的4倍。去年全省共
收集到雷擊災害事故35起,雷擊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嚴重。今年截至目前全省共發生6次閃電天氣過程,每次雷電次數都偏多。杜建忠說,讓他感到苦惱的是,一些單位受到雷擊后,認為是天災無法避
免,把電子設備一換了事。農村人則迷信地認為遭雷擊是因為這個人做了壞事。正是這些落后的觀念,導致人們對雷電認識模糊,防雷意識淡漠。
農村:防雷裝置幾乎一片空白
雷擊傷亡事故年年都有,大多發生在農村。省防雷中心總工程師趙東告訴記者,其實廣大農民朋友只要具備防雷避險的基本常識,有些慘劇完全可以避免。比如雷電來襲時,不在空曠的地面上站立或奔跑、不在曠野的大樹下或簡易棚房里躲雨、不在鐵絲上收取衣物、不
打有金屬骨架的雨傘等。
讓趙東更為擔心和著急的是,農村建房逐漸“長高”,但防雷裝置幾乎一片空白。在一些新農村,新蓋起的二層小樓、紅墻白瓦令人
羨慕,但由于缺乏防雷避險意識,在選址時沒有提前進行雷擊風險評估,建房時也沒有安裝防雷設施,從而埋下了安全隱患。一旦雷電來襲,即使人在家里,雷擊悲劇也有可能發生。
另外,許多農村家庭都用上了電視機、電話、電腦等家用電器,殊不知這些家用電器都是“引雷入室”的罪魁禍首。這是因為農村電視接收天線普遍架設在屋頂上方高于屋頂的位置,雷電極易與金屬接收天線接閃,再由天線饋線引入室內;農村的電力線路、電話線路多
是由空曠地帶的電桿架空支撐引入的,雷電在空曠的農田上閃擊后會沿著這些架空電力線、電話線進入室內,若無防雷措施,就會造成室內設備損毀和人員傷亡。
防雷不僅僅是一根避雷針的事
杜建忠對記者說,工作中他們接觸到許多人,都認為在建筑物上只要安裝避雷針后就萬事大吉了。其實不然。避雷針只能減低建筑物
遭直擊雷危害的風險,卻防不住雷電感應的危害,保護不了建筑物內的電子、電器設備的安全。這是因為強大的閃電會產生很強的瞬變電磁場,從而在電子、電器設備上產生過電壓、過電流,而微電子設備的耐電壓、電流水平很低,所以雷電發生時,在一定范圍內就會造成許多電子、電器設備的損壞,甚至引起火災。例如2010年雷擊造成東方明珠電視塔著火。同時雷電還干擾無線電通信和各種電子設備的正常工作。防雷專家提出,建筑物只裝避雷針是不夠的,電子設備要全方位防雷、綜合防雷。
趙東說,隨著信息電子化程度的提高,雷電危害已經從電力、建筑這兩個傳統領域擴展到幾乎所有行業,特別是與高新技術關系最密切的領域,如航天航空、國防、郵電通信、計算機、電子工業、石油
化工、金融證券等。今年4月29日,漢中市漢臺區某單位電梯間配電柜遭雷擊損壞,原因就是該樓房防雷裝置的技術指標值不合格,且配電柜未安裝電涌保護器(電源防雷器)所致。
省防雷中心曾花一個多月時間,對西安市20個住宅小區276棟樓房進行了抽樣調查,調查發現,20個小區中只有4個小區的防雷裝置外觀完好,占調查總數的20%,其余16個小區不同程度地存在遭受雷擊的風險隱患。由此可以看出,在城市建筑物中,尤其是居民小區樓房,雷害隱患十分嚴重。“民眾的防雷意識確實有待加強像一些大型社區,人口和電子設備密度都較大,若不做好相應的防雷工作,會非常危險。”劉宏說。
雷電發生較去年增多想必人們對電閃雷鳴的那一瞬間都印象深刻。就在這一瞬間,雷電可產生強大的電流和高電壓。危害最大的落地雷電壓可高達數千萬
伏,電流1-10萬安培,閃電溫度高達萬度以上,在雷擊點產生的熱能足以熔化直徑4—6毫米的鋼球、擊穿厚度小于4毫米的鋼板。巨型閃
電前方的沖擊波,相當于每平方厘米面積上承受70公斤的壓力。
據省防雷中心提供的數據,去年我省有86個雷暴日,共發生閃電13.5萬多次,與前年相比明顯偏多。雷電密集區主要分布在陜北南部、渭北和陜南南部,其中渭南北部、延安、漢中、商洛東部和安康南部為雷電高發區。西安發生閃電4946次,是2009年的4倍。去年全省共
收集到雷擊災害事故35起,雷擊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嚴重。今年截至目前全省共發生6次閃電天氣過程,每次雷電次數都偏多。杜建忠說,讓他感到苦惱的是,一些單位受到雷擊后,認為是天災無法避
免,把電子設備一換了事。農村人則迷信地認為遭雷擊是因為這個人做了壞事。正是這些落后的觀念,導致人們對雷電認識模糊,防雷意識淡漠。
農村:防雷裝置幾乎一片空白
雷擊傷亡事故年年都有,大多發生在農村。省防雷中心總工程師趙東告訴記者,其實廣大農民朋友只要具備防雷避險的基本常識,有些慘劇完全可以避免。比如雷電來襲時,不在空曠的地面上站立或奔跑、不在曠野的大樹下或簡易棚房里躲雨、不在鐵絲上收取衣物、不
打有金屬骨架的雨傘等。
讓趙東更為擔心和著急的是,農村建房逐漸“長高”,但防雷裝置幾乎一片空白。在一些新農村,新蓋起的二層小樓、紅墻白瓦令人
羨慕,但由于缺乏防雷避險意識,在選址時沒有提前進行雷擊風險評估,建房時也沒有安裝防雷設施,從而埋下了安全隱患。一旦雷電來襲,即使人在家里,雷擊悲劇也有可能發生。
另外,許多農村家庭都用上了電視機、電話、電腦等家用電器,殊不知這些家用電器都是“引雷入室”的罪魁禍首。這是因為農村電視接收天線普遍架設在屋頂上方高于屋頂的位置,雷電極易與金屬接收天線接閃,再由天線饋線引入室內;農村的電力線路、電話線路多
是由空曠地帶的電桿架空支撐引入的,雷電在空曠的農田上閃擊后會沿著這些架空電力線、電話線進入室內,若無防雷措施,就會造成室內設備損毀和人員傷亡。
防雷不僅僅是一根避雷針的事
杜建忠對記者說,工作中他們接觸到許多人,都認為在建筑物上只要安裝避雷針后就萬事大吉了。其實不然。避雷針只能減低建筑物
遭直擊雷危害的風險,卻防不住雷電感應的危害,保護不了建筑物內的電子、電器設備的安全。這是因為強大的閃電會產生很強的瞬變電磁場,從而在電子、電器設備上產生過電壓、過電流,而微電子設備的耐電壓、電流水平很低,所以雷電發生時,在一定范圍內就會造成許多電子、電器設備的損壞,甚至引起火災。例如2010年雷擊造成東方明珠電視塔著火。同時雷電還干擾無線電通信和各種電子設備的正常工作。防雷專家提出,建筑物只裝避雷針是不夠的,電子設備要全方位防雷、綜合防雷。
趙東說,隨著信息電子化程度的提高,雷電危害已經從電力、建筑這兩個傳統領域擴展到幾乎所有行業,特別是與高新技術關系最密切的領域,如航天航空、國防、郵電通信、計算機、電子工業、石油
化工、金融證券等。今年4月29日,漢中市漢臺區某單位電梯間配電柜遭雷擊損壞,原因就是該樓房防雷裝置的技術指標值不合格,且配電柜未安裝電涌保護器(電源防雷器)所致。
省防雷中心曾花一個多月時間,對西安市20個住宅小區276棟樓房進行了抽樣調查,調查發現,20個小區中只有4個小區的防雷裝置外觀完好,占調查總數的20%,其余16個小區不同程度地存在遭受雷擊的風險隱患。由此可以看出,在城市建筑物中,尤其是居民小區樓房,雷害隱患十分嚴重。“民眾的防雷意識確實有待加強像一些大型社區,人口和電子設備密度都較大,若不做好相應的防雷工作,會非常危險。”劉宏說。
責任編輯:[科比特防雷]
------版權所有http://www.9kcpn7zh.cn(轉載請注明出處)
下一篇:災害當前 看高鐵安全報警設備如何助陣上一篇:防雷常識
此文關鍵字:移動防雷,貴州機房防雷,貴州煤礦防雷,貴州防雷資質,貴陽防雷,貴州防雷,貴州防雷公司,貴州防雷工程,防雷工程公司
同類文章排行
- 石嘴山:市政府高度重視防雷減災工作
- 為何男人比女人遭雷擊的概率高呢?
- 寧夏防雷科技積極服務地方支柱產業
- 昆明市拉開防雷電安全大檢查工作序幕
- 貴州今年已發生雷災事故32起7人死亡
- 桂林旅游通知
- 青海省氣象局聯合安全監督管理局合力推進青海防雷減災工作
- 重慶市武隆縣政府重視防雷減災工作